北斗卫星导航系统(BDS)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“国之重器”,已从行业专用走向民用普及。在卫星定位模块领域,亿佰特电子科技推出的BDS单北斗系列模块(以下简称“亿佰特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”),凭借纯国产化、高精度、低功耗等特性,成为工业级、消费级定位场景的核心组件。本文将从技术原理、参数解析、选型逻辑到开发实践,为您呈现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的完整技术图谱。
与传统GNSS多模定位模块(北斗+GPS/GLONASS等卫星定位系统)不同,亿佰特BDS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采用纯北斗信号接收方案,完全依赖北斗二号(BDS-2)和北斗三号(BDS-3)卫星系统,这一设计不仅符合国家信息安全战略,更通过聚焦北斗信号优化,实现了性能与成本的双重突破。
国产BDS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基于中科微第六代SOC芯片(国产AT6668B芯片方案/国产AT9880B芯片方案)开发,从基带处理到射频前端均实现自主可控。相比多模模块,单北斗方案省去了多系统信号兼容的复杂算法,降低了功耗与成本;同时,针对北斗三号新增的B1C/B2a/B2b等新频点(支持全球服务)进行深度优化,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提升30%以上,全球覆盖场景下抗遮挡能力更强。
模块的高精度表现源于三大技术支撑:
· 高灵敏度接收:冷启动灵敏度达-148dBm(北斗B1频点),跟踪灵敏度低至-162dBm,即使在城市峡谷、树荫遮挡等弱信号环境下,仍能捕获足够卫星(通常需≥4颗);
· 多频点融合(仅EWM108-GN06B系列BDS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):支持B1I/B1C/B2I/B3I/B2a/B2b六大频点,通过多频点信号的电离层误差校正,将定位精度从单频的2.5m(CEP50)提升至1.5m以内;
· 快速启动机制:热启动时间<1s(依赖预存星历),冷启动时间<35s(无星历),配合AGPS(辅助GPS)技术可进一步缩短至10s内,满足高动态场景(如无人机)的实时定位需求。
BDS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采用“动态功耗管理”策略:
· 连续运行功耗<42mA(3.3V供电),仅为传统多模模块的60%;
· 待机功耗<10μA(部分型号支持深度睡眠<5μA),通过RTC(实时时钟)备份星历数据,在休眠时仅维持时钟运行,唤醒后秒级恢复定位;
· 支持周期定位模式(如每30秒唤醒一次),适用于共享单车、资产追踪等“低频次+长续航”场景。
要实现北斗卫星定位模块与应用场景的精准匹配,需深入理解其核心参数的技术内涵。以下从定位性能、硬件特性、环境适应性三方面展开分析:
亿佰特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提供E108(基础单频)与EWM108(多频高精度)两大系列,核心差异如下:
总结:单频模块侧重“性价比+低功耗”,多频模块强调“高精度+抗干扰”,选型时需根据场景对精度的容忍度(如共享单车允许5m误差,农业机械需<1m)决定。
模块通过-40℃~+85℃宽温设计、5Grms抗振动测试及IP67防护(部分型号),可适应极端环境:
· 车载场景:发动机高频干扰(200-2000Hz)易导致信号抖动,模块通过内置EMC(电磁兼容)滤波电路,将干扰抑制比提升至-60dB;
· 工业场景:金属外壳型号(如EWM108-GN06BS卫星定位模块)通过屏蔽设计,避免金属设备对射频信号的反射衰减(反射损耗可降低80%);
· 户外场景:IP67防护等级确保模块在暴雨、沙尘环境中稳定工作(防水深度1m/30分钟)。
亿佰特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的价值,最终体现在对不同场景需求的精准满足。以下结合四大典型场景,解析模块的适配逻辑与设计要点:
推荐型号:E108-GN03BD(带RTC备份)
核心需求:宽压输入(6-36V)、抗发动机干扰、快速冷启动。
技术实现:
· 电源设计:内置TVS(瞬态抑制二极管),抑制车载电源的浪涌(如启动时的12V→36V尖峰);
· 抗干扰:天线与车载CAN总线隔离布局(间距≥20mm),避免总线高频信号(500kHz)对射频信号(1.575GHz)的耦合干扰;
· 快速定位:RTC备份星历数据,车辆熄火后仍维持时钟运行,下次启动时直接热启动(<1s),无需重新下载星历(耗时30s)。
推荐型号:E108-GN03BS(超小封装)
核心需求:体积<25px³、续航>7天(纽扣电池供电)。
技术实现:
· 封装优化:采用9.7×10.5×2.4mm贴片式设计,可与MCU、蓝牙模块共板布局(节省PCB空间30%);
· 功耗控制:深度睡眠模式功耗<5μA,配合“移动唤醒”策略(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运动),仅在设备移动时启动定位;
· 天线集成:采用陶瓷天线(尺寸3×3×1mm),通过PCB接地层优化(接地面积≥天线面积的2倍),将增益从-2dBi提升至0dBi。
推荐型号:EWM108-GN06B(多频高精度)
核心需求:10Hz高更新率、抗飞控电磁干扰、厘米级定位(配合RTK)。
技术实现:
· 高更新率:176通道芯片支持并行跟踪20+颗北斗卫星,数据更新率达10Hz,满足无人机50m/s高速飞行时的轨迹精度(轨迹偏差<0.5m);
· 抗干扰:天线与飞控板隔离(间距≥50mm),并在射频路径增加铁氧体磁珠(抑制2.4GHz飞控信号干扰);
· 精度升级:通过RTK(实时动态差分)技术,利用地面基准站修正电离层误差,定位精度从1.5m提升至50px(需配合差分数据链)。
推荐型号:E108-GN03B(基础单频)
核心需求:标准化接口、快速开发、低BOM成本。
技术实现:
· 接口友好:支持UART(默认波特率9600bps)和NMEA-0183协议(通用定位数据格式),开发者无需自定义解析,直接调用GPRMC(位置)、GPGGA(时间)等语句;
· 开发简化:提供AT指令集(如AT+POLOC=1开启定位),支持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快速配置模块参数(如更新率、输出语句);
· 成本控制:单颗模块BOM成本<10美元(批量采购),配合AGPS(辅助定位)技术(通过蜂窝网络下载星历),省去模块存储大星历的Flash成本。
选型的本质是“需求-参数-型号”的匹配过程。以下通过决策树模型,帮助开发者快速锁定目标型号:
· 普通精度(2.5m):选择E108系列(单频),适用于共享单车、宠物追踪等对精度容忍度高的场景;
· 高精度(<1.5m):选择EWM108系列(多频),适用于无人机、农业机械等需精准定位的场景。
· 电池供电(如可穿戴、资产追踪):优先选带“D”后缀型号(支持RTC备份星历),休眠功耗<10μA,延长续航;
· 持续供电(如车载、固定监控):标准型号即可,无需额外RTC成本。
· 基础接口需求(UART):选择通用型号(如E108-GN03B);
· 特殊接口需求(I2C/SPI):联系厂商定制(如EWM108-GN06B可扩展);
· 工业环境(-40℃、振动):选择带金属外壳型号(如EWM108-GN06BS);
· 消费电子(轻薄):选择贴片式小封装型号(如E108-GN03BS)。
模块的性能能否充分释放,取决于开发阶段的细节把控。以下从硬件设计、软件优化、常见问题三方面总结经验:
· 电源设计:必须使用LDO(低压差稳压器)供电(如AMS1117-3.3V),避免DCDC的高频纹波(>100mV)干扰射频信号;电源输入端需加100nF去耦电容(滤除高频噪声)和10μF储能电容(应对模块瞬时大电流需求)。
· 天线布局:射频走线需短而直(长度≤50mm),并覆盖地平面(减少信号辐射损耗);天线接口(IPEX/邮票孔)需远离金属器件(如电感、晶振),距离≥10mm,避免金属反射导致信号衰减(衰减量可达3dB)。
· PCB分层:建议采用4层板设计(顶层:射频/天线;第二层:地平面;第三层:数字信号;底层:电源),通过地平面隔离射频与数字信号,降低串扰(串扰噪声可降低20dB)。
· 冷启动加速:预存星历数据(通过串口写入模块Flash),或使用AGPS技术(通过蜂窝网络下载星历至模块),冷启动时间可从35s缩短至10s;
· 低功耗实现:采用“周期定位+深度睡眠”模式(示例代码如下),在非定位时段关闭外围电路(如蓝牙模块),仅维持RTC运行:
· 数据解析优化:仅保留必要NMEA语句(如GPRMC、GPGGA),关闭冗余数据(如GPVTG),减少MCU处理负担(数据量可降低50%);校验采用CRC16算法(比异或校验更可靠),避免数据错误导致定位偏差。
· 定位漂移(误差>10m):
o 可能原因:天线被金属遮挡(如设备金属外壳)、卫星数不足(<6颗);
o 解决方案:调整天线位置(建议PCB边缘)、增加有源天线(增益+20dBi)、更新星历数据(确保星历时效<7天)。
· 启动时间过长(>60s):
o 可能原因:电源纹波过大(>50mV)、天线阻抗不匹配(非50Ω);
o 解决方案:用示波器测量电源纹波(需<50mV)、用网络分析仪校准天线阻抗(50Ω±0.5Ω)。
· 通信异常(无数据输出):
o 可能原因:波特率设置错误(默认9600bps)、电平不匹配(模块为3.3V,MCU为5V需加电平转换);
o 解决方案:用串口助手测试(如SSCOM)、检查TX/RX接线(模块TX接MCU RX)。
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完全服务能力(FOC)开启,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正朝“更精、更省、更智能”方向发展:
· 多系统融合:未来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将兼容GPS/伽利略等系统(但保留纯北斗模式),在信号遮挡场景下通过多系统冗余提升定位成功率;
· 高精度普及:RTK技术(实时动态差分)将从专业领域(测绘)下沉至消费级(如手机定位),亿佰特已研发支持内置RTK的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(精度<250px);
· AI赋能:通过机器学习算法(如LSTM)预测卫星信号遮挡(如隧道入口),提前切换惯性导航(IMU),避免定位中断;
· 低功耗创新:能量收集技术(如太阳能、振动发电)将与模块结合,实现“零续航”定位(适用于偏远地区资产追踪);
· 集成化设计:SoC芯片将集成射频前端、基带处理器、MCU(如ARM Cortex-M4),模块体积缩小至5×5×1mm,适配TWS耳机等超小设备。
亿佰特BDS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,不仅是一款定位组件,更是我国卫星导航技术自主可控的“落地载体”。从车载监控到无人机巡检,从可穿戴设备到农业机械,其价值已渗透至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。开发者只需结合场景需求(精度、功耗、环境)选择合适型号,通过合理的硬件设计与软件优化,即可快速实现高性能定位方案。随着北斗系统的持续演进,单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必将在自动驾驶、智慧城市、应急救援等领域释放更大潜力,成为“万物互联”时代的核心连接纽带。
产品型号 | 接口信号 | 传输方式 | 网络协议 | 工作电压(V) | 安装方式 | 产品尺寸(mm) | 功能特点 |
E108-GN03BD | UART | BDS | NMEA0183 V4.10及以前版本 | 2.7-5.5 | 贴片式 | 20.0*22.0*7.8 | 国产BDS单模多频点北斗定位导航模块 |
E108-GN03BS | UART | BDS | NMEA0183 V4.10及以前版本 | 2.7-3.6 | 贴片式 | 12.2*16.0*2.4 | 国产BDS单模多频点北斗定位导航模块 |
E108-GN03B | UART | BDS | NMEA0183 V4.10及以前版本 | 2.7-3.6 | 贴片式 | 9.7*10.5*2.4 | 国产BDS单模多频点北斗定位导航模块 |
EWM108-GN06BS | UART | BDS | NMEA0183 V4.10及以前版本 | 2.7-3.6 | 贴片式 | 12.2*16.0*2.4 | 国产BDS单模多频点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 |
EWM108-GN06B | UART | BDS | NMEA0183 V4.10及以前版本 | 2.7-3.6 | 贴片式 | 9.7*10.5*2.4 | 国产BDS单模多频点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模块 |
EWM108-GN05 | UART | GNSS定位 | NMEA 4.11及之前版本 | 1.8-3.6 | - | 9.7*10.5*3.1 | 亚米级高精度双频多模卫星定位模块 |
E108-GN04G-485 | RS485 | GNSS定位 | NMEA0183 V4.1及以前版本 | 2.7-5.5 | - | 50.4*38.4*17.0 | GNSS多模卫星定位导航模块 |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EBYTE每一天都致力于更好的助力物联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发展,提升资源利用率,更多GNSS卫星定位模块产品和卫星定位模组应用方案资料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登录我们的亿佰特官网和企业公众号(微信号:cdebyte)进行了解,也可以直接拨打400电话咨询技术专员!
相关阅读:
3、E108-D01卫星定位终端产品功能及其应用配置案例教程
4、E108-GN03B系列BDS卫星定位导航模块通信测试教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