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应用方案 >科普视频 >

【物联科普】穿在身上的能源:仿生结构电池详解





告别“续航焦虑”,仿生结构电池为机器人穿上“能量铠甲”

你是否曾想过,看似无所不能的机器人,其实也有着和人类相似的“续航焦虑”?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,人形机器人虽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,但续航能力却成了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大瓶颈。目前,市场上人形机器人的续航能力普遍仅在26小时之间,远远无法满足24小时待命的需求。想象一下,当你急需机器人的帮助时,它却因电量耗尽而“罢工”,这无疑会带来诸多不便。

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科学家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索,他们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——将电池“穿”在机器人身上,这便是仿生结构电池的诞生。

科学家们深入研究自然界中生物的力学特性,那些弯曲、拉伸、自修复和承载等现象,都成为了他们设计的灵感源泉。以鱼鳞、蛇鳞等软体生物的外表皮结构为例,这些结构不仅具有出色的柔韧性,还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完整。科学家们巧妙地借鉴了这些特性,设计出具有类似结构的电池。这种仿生结构电池就像是为机器人量身定制的“能量铠甲”,能够完美适应机器人的各种变形状态,无论是弯曲、扭曲还是拉伸,它都能轻松应对,同时确保电池的正常功能和耐用性。

更令人惊喜的是,部分仿生结构电池还具备自修复能力。在机器人的日常使用中,电池难免会因变形而出现一些微小的损伤。但有了自修复功能,这些损伤不再是问题。电池能够在受损后自动进行修复,恢复其原有的性能,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。

仿生结构电池的出现,为机器人摆脱“续航焦虑”带来了希望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机器人将能够以更持久的能量,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。

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EBYTE每一天都致力于更好的助力物联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发展,提升资源利用率,更多串口服务器、数传电台、lora模块等无线数传模块产品更多资料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登录我们的亿佰特官网和企业公众号(微信号:cdebyte)进行了解,也可以直接拨打400电话咨询技术专员!


相关阅读:

1、如何实现:矿井设备电池监测、智能机械臂控制?

2、三种增长无线物联网设备电池使用寿命的方法

3、如何准确的预制物联网设备的电池使用寿命

4、18650电池选型终极指南:十大注意事项与应用解析


点击拨打: 亿佰特官网 4000-330-9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