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应用方案 >技术应用 >

蓝牙音频传输技术简要介绍

在无线耳机普及的今天,蓝牙音频早已不是“听个响”的代名词。无论是索尼LDAC的“信仰音质”,还是苹果AirPods的“空间音频”,背后都是蓝牙音频技术的持续革新。而蓝牙音频的本质是将声音从手机、电脑等设备无线传输到耳机或音箱。这一过程看似简单,实则需解决三大难题:如何压缩声音?(音频编码如何对抗无线干扰?传输协议如何让声音实时播放?延迟优化)。

蓝牙音频传输技术工作原理

首先我们先了解蓝牙音频传输技术的基本传输原理,蓝牙音频传输依赖“A2DP(高级音频分发协议)”构建基础链路,其通过异步无连接链路(ACL)实现双向音频流传输。在 A2DP 之上,“AVRCP(音视频远程控制协议)”负责播放控制指令的交互,例如播放 / 暂停、音量调节等操作。这种分层设计确保了音频传输与控制指令的分离,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。

蓝牙音频传输技术

1 蓝牙音频传输协议框图

蓝牙音频工作在2.4GHz ISM频段,采用跳频扩频技术(FHSS)每秒切换1600次信道以抗干扰。蓝牙5.0协议+通过增强型 ATT(eATT)提升传输效率,支持最远200米空旷环境传输,而 LE Audio基于低功耗蓝牙(BLE)进一步降低了待机功耗。

蓝牙音频传输编解码器技术

编解码器是蓝牙音质的“命门”,不同方案直接决定音质、延迟和兼容性。以下是主流编解码器的技术博弈:

主流编解码器

延迟是蓝牙耳机的硬伤,尤其在游戏和视频场景中,音画不同步直接影响体验。延迟从何而来?

l 编码/ 解码延迟LDAC 因高码率处理时间较长(约 80ms),而 aptX LL 通过简化算法将延迟压缩至 40ms 以下。

l 传输延迟:蓝牙链路层的数据包传输时间约10-20ms,LE Audio 通过 LC3 的短帧结构(7.5ms/10ms)进一步优化。

l 缓冲区延迟:为避免卡顿,设备通常设置50-200ms 缓冲区,游戏模式下可缩小至 30ms 但抗干扰能力下降。

l 硬件延迟:耳机DAC 数模转换与放大电路处理时间约 20-50ms,高端芯片(如高通 QCC5141)通过集成 DSP 降低延迟。

基于以上延迟特点,我们可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案,例如:选择游戏耳机+专属发射器,像雷蛇、罗技等品牌通过2.4GHz外置发射器实现15ms超低延迟;或者我们还可以关闭音效增强功能,DSP处理(如环境声模式)会增加20-30ms延迟。最终还是需要用户根据自身场景(音乐、游戏、多设备)选择适配的编码与设备,同时通过环境优化和固件更新释放硬件更多的潜力。


EWM104-BT5125系列蓝牙音频模块产品简介

高通QCC芯片方案,高品质BLE5.1蓝牙音频模块,多种接口!

高通芯、更稳定的蓝牙音频模块来啦!最新推出的蓝牙BLE5.1音频模块EWM104-BT5125系列,按照不同通信接口分为EWM104-BT5125(DAC)EWM104-BT5125(I2S)EWM104-BT5125(SPDIF)EWM104-BT5125系列蓝牙音频模块主控采用高通QCC5125芯片为模块提供了一种具有片上蓝牙、音频和可编程应用处理器的系统。蓝牙音频模块包括高性能的模拟和数字音频编解码器、AB类和D类耳机驱动等。
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EBYTE每一天都致力于更好的助力物联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发展,提升资源利用率,更多蓝牙音频传输模块产品及蓝牙技术蓝牙协议资料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登录我们的亿佰特官网和企业公众号(微信号:cdebyte进行了解,也可以直接拨打400电话咨询技术专员!


蓝牙模块相关阅读:

1、蓝牙模块有什么作用?蓝牙有哪些物联网应用场景?

2、蓝牙技术的作用及蓝牙模块工作原理详解

3、E104-BT01蓝牙模块在车内氛围灯中的应用案例

4、E104-BT52蓝牙模块如何赋能血糖仪智能化


点击拨打: 亿佰特官网 4000-330-9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