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应用方案 >科普视频 >

【物联科普】什么是UWB超宽带技术及其与蓝牙定位对比




UWB将取代蓝牙?详解UWB超宽带技术如何改写无线通信与定位生态

一、UWB技术原理:突破传统无线通信的物理极限

超宽带技术(Ultra Wideband, UWB)通过发送和接收纳秒级(1-10ns)的极窄脉冲信号进行通信,其核心优势在于占用带宽极宽(500MHz以上),远高于蓝牙(2MHz)和Wi-Fi(20-160MHz)。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(FCC)为UWB分配的频段为3.1~10.6GHz,覆盖7.5GHz的频谱资源,但严格限制其发射功率(-41.3dBm/MHz),以避免干扰其他设备。这种设计使其具备以下特性:

厘米级高精度定位:通过测量信号的飞行时间(ToF)和到达角(AoA),UWB可实现10-30厘米的定位精度,远超蓝牙的1-3米和Wi-Fi的5-10米。

低延迟与高可靠性:纳秒级脉冲可抵抗多径干扰(如室内反射),延迟可控制在毫秒级,适用于实时交互场景。

低功耗与高安全性:由于信号功率极低且脉冲随机分布,UWB既节能又难以被截获或破解,天然适合安全敏感场景。

UWB超宽带技术频段

二、市场爆发:汽车与消费电子双轮驱动

1. 汽车领域:数字钥匙成标配,智能驾驶再升级

根据《2025中国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白皮书》,UWB数字车钥匙在国产汽车的年出货量已突破100万台,渗透率从2023年的5%跃升至2024年的18%。在汽车市场典型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点:

无感解锁与启动:用户靠近车辆时,UWB通过手机精准定位车主位置(如区分车内/车外),实现自动解锁(如比亚迪汉DM-p战神版)。

活体检测与防中继攻击:结合雷达监测车内生物活动,防止宠物或儿童被误锁;通过加密信号阻断中继器攻击,安全性远超传统NFC钥匙。

自动泊车与盲区监测:UWB雷达可构建车辆360°实时定位模型(如问界M9),精度达厘米级,助力L4级自动驾驶落地。

2. 消费电子:手机生态引领场景革命

主流手机厂商已全面布局UWB芯片:

苹果手机:自iPhone 11起全系搭载U1芯片,支持AirTag精准追踪(误差<250px)及设备间无感互联(如HomePod自动切换播放)。

三星手机:Galaxy S24 Ultra/S24+通过UWB实现智能家居控制(如指向电视即可遥控)。

华为手机:Mate XT与Mate 70 RS将UWB与鸿蒙系统深度整合,支持多设备空间感知交互(如手机指向打印机自动弹出打印选项)。

三、UWB与蓝牙:互补还是替代?

尽管UWB超宽带技术在定位精度和安全性上高于蓝牙技术,但短期内这两者无线技术将形成差异化共存格局:

UWB主攻高价值场景:车联网、工业定位(如工厂AGV调度)、医疗设备追踪(如手术器械管理)等需要厘米级精度的领域。

蓝牙坚守存量市场:耳机、手环等低功耗设备仍依赖蓝牙5.3/5.4的低成本优势,且蓝牙Mesh在智能家居中生态成熟。

无线技术融合趋势:部分厂商推出“蓝牙+UWB”双模芯片(如Qorvo DW3300),兼顾低成本与高精度,加速UWB向中端市场渗透。

四、挑战与未来:标准化与成本博弈

当前UWB超宽带技术普及仍面临两大瓶颈:

标准碎片化:IEEE 802.15.4z协议虽统一了物理层,但应用层标准(如FiRa联盟与CCC汽车互联联盟)尚未完全兼容。

芯片成本:UWB模组价格约3-5美元(蓝牙仅0.5-1美元),制约其在千元以下机型普及。
不过,随着高通、恩智浦等巨头推动规模化量产,预计2025年UWB芯片成本将下降40%,带动全球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5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20亿美元(CAGR 30%)。

五、结语:重新定义空间智能

UWB的崛起标志着无线通信从“连接万物”向“感知空间”的范式转变。未来,当手机能精准识别用户是在客厅沙发还是卧室床头,当汽车能自动调整座椅角度迎接车主,UWB将成为空间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,而蓝牙或将退守为“配角”。这场技术迭代不仅是硬件的升级,更是人机交互从“触控”到“无感”的革命性跨越。


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,EBYTE每一天都致力于更好的助力物联化、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发展,提升资源利用率,更多无线数传模块产品和无线技术资料,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登录我们的亿佰特官网和企业公众号(微信号:cdebyte)进行了解,也可以直接拨打400电话咨询技术专员!


相关阅读:

1、BLE、RFID、UWB技术对比

2、智能互联的黑马:UWB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详解

3、WiFi、蓝牙、RFID、红外、ZigBee、UWB哪种室内定位技术更好?

4、蓝牙模块AOA和UWB融合定位通信技术



点击拨打: 亿佰特官网 4000-330-990